四、落實《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
(一) 辦理CEDAW第3次國家報告結論性意見與建議期中審查會議
為加強落實CEDAW第3次國家報告結論性意見與建議(以下簡稱CEDAW結論性意見),本院參考國際審查委員會主席之建議,並綜合審酌國內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狀況、政府部門行政量能、民間團體合作交流及110年須提出CEDAW第4次國家報告時程等,首創國際人權公約之期中書面審查機制,說明如下:
1.廣徵民間意見:因應疫情狀況,將原訂4月21日及22日舉辦實體審查會議,調整為書面審查方式,並透過積極宣傳,蒐集審查小組委員、本院性別平等會委員、民間團體之書面審查意見,共計79份。
2.辦理2場次閉門審查會議:由本院羅政務委員秉成於6月24日及7月13日召集2場審查小組閉門會議,提出期中審查結論,供各權責機關加強推動相關措施,期於第4次國家報告審查時提出具體成果。
(二) 彙編「民眾向行政機關引用CEDAW指引」
依據CEDAW第3次國家報告結論性意與建議,本院彙編「民眾向行政機關引用CEDAW指引及案例(分為機關版、民眾版、摘要版)」,闡明透過CEDAW施行法之施行,CEDAW業具國內法效力,民眾自得依法主張CEDAW中所保障之權利。另衡酌行政機關、一般民眾之需求,分別訂定相關指引及案例,俾利機關及民眾參照各該類型案例、可資援引之CEDAW條文與一般性建議及適用原則,妥適處理具體個案;另就一般民眾部分,採Q&A方式編訂,詳敘引用CEDAW與本指引及案例之優點,引導民眾得援引採用文載、CEDAW或一般性建議等,向行政機關主張或行使權利,抑或僅陳述事實,由行政機關依職權適用CEDAW等;又為便利攜帶及宣導,爰另編訂摘要版,俾供隨時查詢。
(三) 辦理「CEDAW第34號至第37號一般性建議法規檢視」
依「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第3條及第8條規定,各機關針對適用公約規定之法規及行政措施,應參照公約意旨及CEDAW委員會對公約之解釋,進行檢討並完成法規之制(訂)定、修正或廢止,以及行政措施之改進,以促進性別平等之實現。本院109年邀請專家學者撰擬「CEDAW第34號至37號一般性建議」通用訓練教材,並分別於臺北、臺中及高雄各辦理1場次教育訓練,訓練對象包括五院、中央及地方政府相關法規(制)及業務單位人員,共計342人次參加。此外,本院函頒「CEDAW第34號至第37號一般性建議法規檢視作業」,依據聯合國近年頒布之一般性建議意旨,辦理中央部會及地方政府現行法規命令檢視作業,各機關於109年度積極辦理權管法規之檢視作業。
五、促進國際參與及交流
原定109年3月參與聯合國第64屆婦女地位委員會(CSW)─「《北京宣言暨行動綱領行動綱領》25周年施行成果」周邊會議及我國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辦理之台灣性平週(Taiwan Gender Equality Week)系列活動,分享我國推動性別平等經驗並深化與各國代表之交流,因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致會議相關活動取消之故,僅由會員國確認正式會議結論。109年度推動各項國際參與及交流活動如下:
(一) 持續推動臺歐盟性別平權交流
出席109年第3屆臺歐盟人權諮商會議,再度確認雙方堅守並促進民主、人權及法治等價值的共同承諾,肯定臺歐盟雙方於108年合辦的性別主流化工作坊及LGBTI研討會之成果。另因受COVID-19疫情影響,雙方同意延長臺歐盟性別平權合作訓練架構至111年,並就性別平等與提升LGBTI權益等議題,持續推動正向交流合作。
(二) 參與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1.參與APEC婦女與經濟論壇(APEC WEF)視訊會議:
受COVID-19疫情影響,109年度主辦國馬來西亞於9月30日以視訊會議方式召開WEF會議,我國由經濟部王部長美花擔任團長,率公私部門共22名代表與會:
(1)王部長於高階政策對話會議(HLPD)就對話主題「為婦女經濟賦權打造支持性生態系統」(Advancing a Supportive Ecosystem for Women’s Economic Empowerment),宣傳說明我國防疫成果及支持女性經濟復原之政策,加深各經濟體對我國採行「確保女性不被遺落」政策的印象。
(2)王部長於會前與美國團長進行線上雙邊對話,延續在APEC架構下雙邊交流及深化女性經濟賦權議題之合作關係。
(3)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王麗容教授率其研究團隊獲得「2020 APEC健康女性、健康經濟研究獎項」第2名。
(4)積極爭取我國倡議納入WEF宣言:我方倡議推動疫後婦女經濟復原、重視婦女無酬照顧負擔採行支持性政策、運用性別統計數據分析以推動性別相關政策,以及鼓勵女性進入科技及數理領域(Women in STEM)等概念獲APEC肯認。
2.推薦食藝餐飲執行長鄭惠如、貝爾克斯生技執行長張秀鳳,參與俄羅斯以視訊方式辦理「傑出女性中小企業獎」競賽,分享創業心路歷程;另提名聯寶電子董事長譚明珠、景凱生物科技董事長石英珠擔任競賽評審,以維繫我國於APEC場域之能見度。
3.辦理「APEC女性建設人才打造包容性未來」計畫(APEC Women Builders Creating Inclusive Future),因受COVID-19疫情影響致延長辦理期間至110年,109年度已透過問卷調查探討建築與工程顧問業薪資差距及女性升遷障礙原因、蒐集各經濟體採取政策措施並進行分析。另邀請10位來自APEC區域的女性建築和工程領域典範,分享生命歷程及職涯經驗,編制為最佳範例手冊,鼓勵更多女性投入及打造性別包容的產業文化。
(三) 辦理2020性別議題國際趨勢研討會
為使我國性別平權推動與全球同步,本院於109年11月25日舉辦「2020性別議題國際趨勢研討會」,邀請美國在台協會(AIT)分享推動區域女性經濟賦權之經驗;以及歐盟(EU)執委會透過影片介紹歐盟性別平等政策的發展;並與多位專家探討聯合國(UN)及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等國際組織重要性別倡議議題。本次研討會邀集歐洲經貿辦事處(EETO)、本院性別平等會委員、各部會及直轄市、縣(市)政府代表等,共計98人與會,並由近年將性別觀點融入業務推動之標竿機關分享經驗,將我國性別平等政策方針與國際接軌,推廣扎根於各級行政機關之業務。
六、推動「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
(一) 賡續推動本院「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
相關部會重要成果:衛福部加強宣導拒絕懷孕性別篩檢,改善新生兒性別比失衡問題;教育部辦理「高中女校(生)科學教育巡訪計畫」,提高女學生對於科學領域興趣,促進理工領域性別衡平發展;內政部強化性侵害加害人登記、報到及查訪等性侵害防治工作。
(二) 舉辦臺灣女孩日宣導活動
為響應國際女孩日精神,重視投資及培力女孩,本院性平會網頁蒐集各行政機關辦理相關活動訊息並進行宣傳,包括:教育部舉辦「臺灣女孩日-『臺灣女孩16歲』特展」;衛福部舉辦「Girls Hooray!無可取代!」校園新詩創作比賽等系列活動;文化部所屬機構辦理多項活動,如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推廣「女孩藝起來」音樂會等;另計有19個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共同響應辦理多元活動,讓臺灣女孩發揮潛能、創造無限可能。
七、辦理性別平等業務交流觀摩
(一) 提升各機關經驗交流及標竿學習機會:
為傳承金馨獎獲獎機關之優點並分享性別平等專案小組推動成效,本院於10月27日及28日辦理「金馨獎暨性別平等專案小組交流觀摩會」,邀請各部會及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聯絡人、性別平等業務承辦人及性平委員參加,2日共計156人與會,透過標竿學習及經驗交流與互動,促使各機關積極推動性別平等工作、落實性別平等政策。
(二) 為賡續深入瞭解及評估地方政府推動性別平等業務現況,以引領地方政府推動各項性別平等工作,積極消除性別歧視,本院曾訂頒「109年行政院辦理直轄市與縣(市)政府推動性別平等業務輔導獎勵計畫」,惟因受COVID-19疫情影響延後辦理,於8月辦理機關自評作業教育訓練後,自10月起進行評核作業,於12月完成自行參選項目評審作業(計收到創新獎23案,其中直轄市組14案、縣(市)組9案;故事獎19案,其中直轄市組10案、縣(市)組9案。各組至多5名獲獎。相關評核作業延至110年上半年度完成,後續將針對辦理績效良好之機關頒發金馨獎。
(三) 為引導地方政府於擬訂政策、計畫及措施時皆能融入性別觀點,函頒「111年行政院辦理直轄市與縣(市)政府推動性別平等業務輔導獎勵計畫」,評核期間為109至110年,預定於111年6月起辦理評審作業。
八、舉辦性別平等觀念推廣活動
(一) 性平小學堂
為宣導性別平等觀念,透過網路以寓教於樂方式引導學生及社會大眾關心性別平等相關議題,同時提升性別平等意識,舉辦性平小學堂有獎徵答活動。109年活動藉由5款線上小遊戲宣導性別平等法規及家事分工、情感教育、人身安全等觀念,活動期間網頁點閱率達112萬6,352人次,共12萬5,567人次參加,成功透過問答或體驗方式宣導性別平等觀念。
(二) 性別平等意象LOGO徵選活動
為彰顯性別平等普世價值與深化社會大眾對性別平等的重視與理解,並藉由創作形塑意象以傳達價值觀念給社會大眾,本院於7月至8月間舉辦「行政院性別平等意象LOGO設計徵選活動」,期能透過性別平等主題視覺意象,開啟社會各界性別之眼,亦讓性別平等意識更加深植人心。徵選活動計有289件作品參賽,經評選出6件得獎作品,後續將規劃應用於海報、手冊、摺頁或相關活動宣導品,讓性別平等的價值觀念傳達給社會大眾。
(三) 性平觀察家養成挑戰有獎徵答
為提升社會各界性別平等意識,以線上有獎徵答闖關遊戲推廣本院性別平等資料庫主題網站資訊服務,讓社會大眾及公務機關同仁瞭解性別平等政策及性別議題發展現況,傳播性別平等觀念。109年活動共計有3萬6,231人參與,於活動期間,提升網頁瀏覽量至21萬5,538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3萬1,445人次。
(四) 促進女性公共參與-女力研習
為促進公私部門女性人才交流,增加女性參與公共事務並進入決策階層之機會,於9月7至9日、17至18日舉辦第3屆「挺身而進.女力交流-公私部門女性人才交流研習」,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資深高階文官授課,統計本院所屬機關、地方政府、大專校院、民間事業機構及團體等公私部門30名學員完成38小時研習課程。另透過研習後調查顯示,研習除提升學員對公共政策與事務、性別平等更進一步地的瞭解外,更能將性別觀點融入業務中,未來亦將鼓勵所屬女性同仁參與相關研習、投入公共治理領域。
九、推動性別平等大數據應用分析
為瞭解女性勞動力退出職場原因,透過「政務資料智慧分析應用計畫」性平大數據應用分析,串連96至105年全國人民戶政、勞保、財產及所得等30億筆資料。初步統計,女性在不同婚(有偶、未婚)育(有無子女)狀況下,自50歲之後皆出現人力急遽流失職場的情形,並發現50-59歲的女性與父母同住者,其在職比率較低,顯示照顧年長父母可能成為50-59歲的女性的負擔。
為進一步瞭解長期照顧服務(以下簡稱長照)對女性留在職場的影響,並作為研擬提升中高齡人力之相關對策之參考,本院109年度以「影響女性勞動力退出職場原因分析-以長照負擔為例」作為研究主題,委託國立臺灣大學林明仁教授,透過去識別化個人層次資料建構政策分析模型,以瞭解政策推動成效及影響因子。